一、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發展,大膽猜測故事情節,并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簡單講述。
2.嘗試辯證地看待事物,理解慢也并不是一件壞事。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蝸牛的特點已有所了解。
2.物質準備:快遞盒、自制3幅與故事情節相關的圖。
三、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出示快遞盒,運用已有經驗聊聊快遞的事情,并猜測小蝸牛送快遞時所擔心的原因。
2.小結:快遞正因為快而受到大家的喜愛,小蝸牛就在擔心自己把快遞變成了“慢遞”,別人會不喜歡,甚至會生氣。
(二)小蝸牛送快遞
1.第一次送快遞:小蝸牛幫小狗送快遞。
◆猜測小猴和小狗去山上看桃花時發出“哦,天吶”驚嘆聲的原因。
◆打開第一幅圖,說說小狗和小猴看到桃子后的心情及原由。
◆小結:看來慢也有慢的好處,小蝸牛收到第一次好評后,心里有點開心,它對送快遞也有點信心了。
2.第二次送快遞:小蝸牛幫小熊送快遞。
◆教師:小熊寄的快遞怎么了?
◆打開第二幅圖,說說蘋果樹苗變成蘋果的原因。
◆尋找故事中能說明時間過得特別久的語句:一天、兩天、三天,也不知道過了多久。
◆小結:看來慢也有慢的好處,小蝸牛看到熊媽媽的留言后,心里越發開心,對送快遞更加有信心了。
3.第三次送快遞:小蝸牛幫毛毛蟲送快遞。
◆討論:外婆的小外孫去哪兒了?
◆打開第三幅圖,說說毛毛蟲變成蝴蝶的原因,梳理其生長過程。
◆小結:看來慢也有慢的好處,小蝸牛聽到蝴蝶對自己的稱贊后,心里非常開心,從此對送快遞信心十足。
(三)延伸活動
◆梳理故事情節,再一次理解慢也并不是一件壞事。
◆聯系生活經驗,說說自己準備送給朋友的快遞。
【中班語言活動:小蝸牛送快遞】相關文章:
上一篇:中班語言:噓,他們在睡覺
下一篇:小班語言活動《誰哭了》(故事)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