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奔馬圖》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徐悲鴻是我國著名的畫家,讓幼兒知道駿馬美術作品是徐悲鴻的畫,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奔馬圖》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讓幼兒知道駿馬美術作品是徐悲鴻的畫
讓幼兒了解徐悲鴻是我國著名的畫家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音樂《賽馬》
徐悲鴻的作品和資料
PPT《徐悲鴻作品賞析》
PPT《文房四寶》
活動過程
在活動的開始,先播放背景音樂《賽馬》。
一、欣賞作品《奔馬圖》。
在欣賞作品的同時,告訴幼兒看完之后,老師會提出問題哦!
在這幅《奔馬圖》中,畫的是什么動物?它在干什么?提問一些幼兒可以理解的問題。
二、介紹徐悲鴻。
小朋友們這幅好看的畫是一個叫徐悲鴻的先生畫的,他很愛馬,也注意觀察馬,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和他有關的故事。
小朋友這個畫像就是徐悲鴻,欣賞他的其他作品,如《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圖》等。
活動延伸
徐悲鴻除了畫馬很有名,還會畫其它的動物,欣賞《春之歌》。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是美術鑒賞活動。本來我是想通過放音樂來導入本次活動的,但是小朋友們很細心,看到我準備好的墨汁和毛筆,他們都很好奇,問我這些東西是要來干嘛的,有的學畫畫的小朋友說:“我知道,我上次用這個畫過臘梅,叫水墨畫。”看到他們的注意力都被筆墨給吸引了,沒有人注意到音樂,我只好順水推舟,給小朋友講了一下水墨畫,然后引出了我們今天的主題《奔馬圖》,讓小朋友們觀察圖中馬的姿態,然后讓小朋友講述下他們觀察到了什么,小朋友們觀察很仔細,可以看出馬在奔跑,從馬飛揚的尾巴和彎曲的腳里看出來,然后他們還更細心的通過對墨的濃淡進行觀察發現馬的毛和小腿顏色一般很深,其他地方都有點淡。還有地上的小草被馬撥動了以后在輕輕的吹動,這都是淡淡的墨,濃濃的墨給人厚重和有力感,淡淡的墨給人輕柔和飄逸感。接著我們又欣賞了很多關于馬的畫,還欣賞了馬的局部圖,讓小朋友可以更加仔細的觀賞下徐悲鴻是如何畫馬的,同時為小朋友講了關于徐悲鴻的人物介紹和小故事,讓小朋友知道徐悲鴻為什么可以把馬畫的這么好,是因為他很用心的觀察馬。最后,向小朋友展示了一下筆墨紙硯通過對馬的觀察,讓小朋友嘗試畫一下馬。
小百科:《奔馬圖》畫于1941年的秋天,當時徐悲鴻為給抗戰募捐遠赴馬來西亞的檳榔嶼辦藝展,而國內的抗日戰爭正處于與日寇戰略相持的關鍵時期。二次長沙會戰中我方一度失利,日寇占領了長沙,消息傳至檳城,徐悲鴻心急若焚、徹夜難眠,于是趁著月色,飽蘸濃墨,一幅縱長326厘米、橫寬112厘米的《奔馬圖》一氣呵成,并在畫面右下角題款:“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長沙會戰,憂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結果之,企予望之,悲鴻時客檳城”,以抒發作者憂國憂民的憤慨之情。
【幼兒園大班教案《奔馬圖》含反思】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大班教案《晚霞中的火烈鳥》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教案《葵花向陽開》
微信客服
手機版